宜蘭許先生飼養白蝦及屏東莊先生飼養澳洲小龍蝦案例
Before
傳統露天養殖環境會依
1.天候變化(長時間降雨、水質改變)
2.降酸雨、
3.溫度驟降驟升
4.更惡劣的環境污染問題,
致使白蝦養殖過程中存活率下降不到三成(如白斑病)。
After
宜蘭礁溪蝦農許先生用活化石養白蝦
1.新的養殖池,經1-2年集約養殖後,自淨功能幾乎全失,白蝦易得傳染病而集體死亡。
2.白蝦密集養殖使用FIMVAS ,每畝每次放養15萬尾,平均存活率6成,最後收穫有每
畝1,500公斤的紀錄。以同樣方式飼養斑節蝦,白蝦都有相同的表現,而且品質不遜色
於海洋補撈者。
屏東蝦農莊先生飼養澳洲小龍蝦每畝飼養二萬尾
六個月收穫成活率80% ,平均10尾一斤,產量1600斤,而且還可自行繁殖小蝦苗。
他說存活率很高產量多,預估超過6成。
